近年來,隨著介入放射性學的發展,微創介入治療為腦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一條更為安全可靠的治療途徑。為滿足腦血管病患者的治療需求,漳州正興醫院積極引進DSA設備,逐步開展多種疾病的介入治療方法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漳州正興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李榕副院長的帶領下,本年度第一季度已完成20余例腦血管造影術(DSA),標志著漳州正興醫院腦血管疾病診治水平再上新臺階。
身著30斤鉛衣
無價醫者心
中午兩點多,當很多人還在午睡,在漳州正興醫院的介入治療室內,神經外科白金偉醫生已經做起了手術準備。
在手術開始前,白金偉醫生要穿上一件重達30斤的鉛衣和鉛圍脖,因為介入手術過程中有輻射,這是必需的裝備。白醫生被捂得嚴嚴實實,介入室里密不透風,加上這身裝備,就像大夏天套了一件皮大衣,一臺手術下來就全身濕透了,但他毫無怨言,一直默默堅守在臨床一線。
術前準備就緒后,白金偉醫生為患者楊阿姨開始實施腦血管造影術(DSA)。
楊阿姨當天凌晨3點在家中睡眠時無明顯誘因突發劇烈頭痛后醒來頭痛欲裂,并伴有頭暈,嘔吐。經親人介紹轉來漳州正興醫院神經外科后,結合病史、查體及輔助檢查結果,考慮該患者為腦動脈瘤破裂出血。
明確出血原因后,為了能夠更直觀的觀察腦血流及側支循環情況,向患者及家屬病情告知后,神經外科李榕副院長指示給予患者急診行顱腦數字減影血管造影(DSA),檢查后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。
術中見患者左側頸內動脈C7段2處動脈瘤,其中一處位于左側脈絡膜前動脈開口,治療中有極大風險導致該血管堵塞,造成肢體偏癱。
結合DSA檢查結果,李榕副院長帶領神經外科團隊討論后,快速制定了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案,向家屬病情告知,征得同意后給予行介入手術治療。目前楊阿姨治療后病情穩定,頭痛明顯緩解,治療后肢體活動正常,無任何神經功能缺失。